
在反井钻机轰鸣的施工现场,滚刀是啃噬岩石的“钢牙利齿”,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。一个所有施工方都极为关切的问题是:当发现滚刀出现磨损时,它到底还能不能继续使用?
首先,必须明确一个核心观点:磨损是滚刀工作的必然结果,但并非所有磨损都意味着报废。
正常磨损:滚刀在破碎岩石的过程中,其刀齿(或刀圈)会均匀、平滑地磨耗,直径略有减小。只要在设计允许的磨损极限内,这种磨损是正常的,滚刀依然能有效破碎岩石,可以继续使用。
异常磨损:当出现偏磨、碎裂、剥落、卡死或轴承失效等情况时,属于异常磨损。此时滚刀已“病入膏肓”,必须立即更换,否则后患无穷。
那么,如何精准地把控这个“度”?
第一:看磨损量——硬性指标
这是最直观、最重要的量化标准,每个型号的滚刀都有其最大允许磨损量(通常为初始直径的5%-10%,具体参考制造商手册),施工方会使用卡尺定期测量滚刀直径。若磨损量未超限,且为均匀磨损,可继续使用;若已接近或超过极限,必须计划更换。超限使用会破岩效率,并极大增加相邻滚刀的负荷,引发“多米诺骨牌”式的连锁损坏。
第二:看磨损形态——“病理”分析
均匀磨损:工作面均匀平滑,这是理想状态,可继续使用至磨损极限。
偏磨(锥形磨损):滚刀一侧磨损严重,表明钻头重心偏移或岩层软硬不均,继续使用会导致井筒偏斜、钻进方向失控,并加速其他滚刀损坏,必须立即更换,并检查钻头结构和钻井参数。
刀齿碎裂或剥落:请立即报废! 碎裂的金属碎块会掉入井底,反复碾压其他完好的滚刀,造成二次破坏,同时严重划伤井壁。
第三:看旋转灵活性——核心功能
灵活转动:内部轴承状况良好,是健康的表现。
卡死或转动困难:立即报废! 这表明轴承因过热、杂质侵入或润滑失效而损坏。一个不转的“死刀”不再破岩,而是在岩石上“硬磨”,不仅效率为零,还会产生巨大热量,迅速烧毁刀座,维修成本极高。
第四:看现场工况与成本权衡——经济账
钻进深度与工期:若已接近导孔贯通或扩孔结束,且磨损在可控范围内,可考虑“坚持到底”。若施工刚刚开始,果断更换更为经济。
岩石硬度与磨蚀性:在极其坚硬或强磨蚀性地层中,滚刀磨损速度极快,需要更保守的判断,适当提前更换计划。
更换作业的难度与风险:在深孔或地质条件复杂的井中,更换钻具是一项高难度、高风险作业。因此,在起钻时进行一次性的、全面的滚刀更换和保养,往往是比在井下“带病作业”更安全、更经济的选择。
版权所有 © 2025 常州市鼎硕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